返回首页 | 山大基础医学院

 

心理学实验新技术方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新技术与方法 > 心理学实验新技术方法 > 正文  
知觉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3日 08:32  浏览次数:

(1) 知觉特性研究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有如下特性:

1)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如课堂上,老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就此意义而言,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2)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即互相转化又互相依赖。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它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转移至另一事物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原来的背景可能成为此时知觉的对象。同时,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如教室内很安静,那么即使老师用很低的声音讲课,学生也能听清楚;反之,如果环境中的噪音很大,那么教师用同等强度的声音讲课,学生就听不清楚了。因此,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图1是一张两歧图形,它显示了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图形中的白色部分看成是一只杯子,那么图形中黑色部分就会成为知觉的背景;相反,如我们把图形中的黑色部分看成是两个侧面人头,则两边部分就会成为知觉的对象,白色部分就转化为知觉的背景。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在图2中,出在中间的图形是一张两歧图,既可以看成是一张妇女的面孔,也可看成一位萨克斯管吹奏者;而左右两侧的图形市没有歧义的。左图容易被看成一位萨克斯管吹奏者,而右图容易被看成是一张妇女的面孔。实验时,如果你先看左图,再看中间的图形,那么被试很容易将其看成是萨克斯管吹奏者;如果你先看右图,再看中间部分,那么被试很容易将其看成是妇女的面孔。由此可见,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知觉定势。

3)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如对一棵树的知觉,并不是将其看作一片片树叶、一段段树枝,而是一棵树。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部分的知觉,也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图3说明了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同样一个图形,当它处于数字序列中时,我们把它看成数字13;当处于字母顺序中,我们就把它看成B了。有人曾用对图片的感知,说明部分对整体的依赖性。实验者先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个身穿运动服、正在奔跑的男子,使人一看就断定他是球场上正在锻炼的一位足球运动员。接着给被试呈现第二张画片,在那个足球运动员的前方,有一位惊慌奔跑的不姑娘,这时被试断定他看到了一幅坏人追逐姑娘的画面。最后实验者拿出第三张图片,在两个奔跑的行人后面,是一只刚从动物园里逃跑出来的狮子。这时被试才明白画面的真正意思:运动员和年轻姑娘为逃避狮子而拼命奔跑。可见,离开整体情景,离开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部分就失去了确定的意义。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于对个别部分的知觉。内温(Navon, 1977)用实验证明,如图4所示,给被试短暂地呈现由许多小字母组成的一个大字母,如由小字母“H”和“S”分别组成相应大字母,被试的反应有两种:局部反应和整体反应。在局部反应中,要求被试判断小字母;整体反应则要求被试判断大字母。结果发现,当注意小字母时(局部反应),如果大小字母不一致,被试的反应时将变慢;相反,当被试判断大字母时(整体反应),被试的反应时不受组成的小字母的影响。内温将这种现象称为“整体优先”,即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4)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理解性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人们根据知觉对象提供的线索,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知觉的对象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时,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往往采取压缩的形式,知觉者给对象命名,把它纳入一定范畴之内,如说“这是一个三角形”“这是一部电视机”等。

理解能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例如,熟悉英语词汇知识的人,在读到字母“WOR。。。”后,会预期出现D、K、M、N等字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其组成一个英文单词。在这里,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知觉活动中有重要意义。当前环境激活的知识结构不同,产生的知觉期待也不一样。

知觉的恒常性

我们周围的世界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它向我们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地改变。自然选择给予了人的知觉系统一种重要的特性,即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距离、明度、方向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其种类通常有:

5) 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然而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图5是一扇从关闭到敞开的门,尽管它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射形状不尽相同,但我们看上去都是长方形的。

6) 大小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大,它在网膜上的成像较小;距离小,它在网膜上的成像则大;但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网像按几何投影的规律变化,随对象的距离按比例增大或减小,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例如,一个人从我面前走向教室后门,尽管他在我网膜上投射的大小与很大变化,可看到的大小并没有明显改变。但距离逐渐增加时,我们没有把原物看得越来越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

7) 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就明度恒常性。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快在阳光和月色下,看上去都是黑的。从物体反射的光量来说,由于阳光的光量约为月光的80万倍,因此,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量约为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在这种情况下,煤块在日光下看去仍是黑的,白墙在月色下看去仍是白的。可见,我们看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步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8) 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用红光照射白色的物体表面,我们看到的物体表面不是红色,而是在红光照射下的白色,正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照明下,它的颜色相对保持不变一样,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上一条: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途径
下一条:记忆的研究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机能学教学实验室 地址:济南文化西路44号山东大学医学院 邮编:250012